为什么有的人,会在感情里特别作
其实,这是一种测试行为。
——因为内在不相信有人会足够爱自己,有“爱是不安全的”、“我是不值得被爱的”的信念,所以很需要伴侣证明他对自己的爱,来获取安全感以及自己很重要的感觉。
于是,你就会提一些不合理的要求,测试伴侣对自己的感情。
或是基于内在的不安全感,频繁地提出分手,用情感的断裂来测试伴侣会不会挽留自己,对自己的感情是不是坚定。
本质,是通过伴侣的行为反馈,来确定自己的价值。
而背后,往往隐藏着原生家庭形成的创伤,比如从小被父母忽视,或是父母提供的爱非常不稳定,也可能是家庭里冲突很多,几乎没有正向的情感流动。
因此,就会怀疑自己的内在价值,不笃定自己会获得伴侣提供的被爱,经常用测试的行为,来验证自己的重要性。
但是,当你频繁采取“作”的行为时,伴侣尽管可能会证明他对你的爱,但过程会损耗彼此的感情。
原因是,你渴望获得的并不是被爱的经验,而是一种爱的缺失形成的“补偿”。
也就是说,即使伴侣一次次通过了你的测试,你并不会因此补足了内在安全感,不会因为体验到被爱而让自己变得完整,去学会爱别人。
你内在的安全感依然会匮乏,所以你会依赖这种模式,不断地用发脾气、作,来补偿自己内在的匮乏感。
而且,当伴侣总是迁就你时,你会笃定一定他不会离开你,会变得更加肆无忌惮,恃宠而骄,不断地发脾气,另一半做得稍微不符合你的心意,你就会指责对方,表达自己的不满意。
伴侣会感受到一次次被你伤害,尽管他付出了很多,但并没有得到你正向的情感反馈,就会觉得自己的付出并不值得,逐渐抽回对你的好,下定离开的决心。
这时,你会产生两种感受。
一种是愤怒。你会延续自己的行为惯性,觉得明明他答应了对你好,也一直包容你,但他突然要离开了,你会感受到自己被抛下了,会认为果然“爱是不安全的”、“另一半是靠不住的”。
你会把感情破裂的责任归结到伴侣身上,投射自己的愤怒情绪,控诉对方对你的爱不够坚定,你会延续和强化自己对感情的不合理认知。
另一种是恐惧。过去他对你很好,总是迁就你的需求,你从他身上感受到被爱的可能性,把自己被爱的期待寄托到伴侣身上。
而他突然要离开你,你会特别不舍,还很依赖他,会恐惧未来没有人会爱自己,更恐惧他真的离开了你。
所以,很多人会死缠烂打,乞求对方不要离开。可是,你挽留他的核心目的并不是爱对方,而是需要他继续来爱你,他从你的行为中感受不到被爱,过去被你伤得也很深,就会依然很冷漠,不同意重归于好,反而会更坚定地要离开。
这类感情想要修复,需要自己具备完善自己的意识和勇气,不再把匮乏感的满足全部寄托于伴侣身上,而是内在能够具备爱人的力量和能力。
如果你能真正地发生改变,有向伴侣提供情感价值的能力,不再执着于自己内在的缺失,能完善自己,可以塑造出流动的爱,有真正爱人的能力,伴侣感知到你的变化,才有和你重归于好的可能,你才有机会得到长久的幸福和被爱。